2013-04-17

兩岸產業走在競爭與合作的分水嶺上

過去數週,國際與兩岸媒體關注重點,是中國大陸政府的換屆改組,其中對台系統人事全面更替,尤其引人注目。我們認為,新任台辦主管走馬上任後,首先應該以客觀立場,虛心評估兩岸發展情勢,推動更具實效的政策方向。 我們需要指出:由於過去數年國際與東亞區域經濟已有重大轉折,兩岸產業目前正走在競爭與合作的分水嶺上,稍不留意,兩岸產業可能各組利益迥異之競爭體系,未來甚至兄弟鬩牆,再難和睦。 2008 年底以來,兩岸開始推動產業「搭橋計畫」與民間社團自發性交流活動,頻繁熱鬧,但具體檢視其活動內容,大多屬淺層聯誼性質,每年近乎百場之產業會議與研討會,與會者各抒己見,但發言內容常無交集與欠缺具體解決方案,四年過去,企業普遍反映:如此交流,形式意義大於實質價值。 過去三年,兩岸政府嘗試推動產業試點項目:無線城市、LED照明、冷鏈物流等,相關報導充斥媒體版面,但因缺乏積極政策引導與具體資源落實,最終合作深度與商業績效,均未達成試點計畫之初始預期,滯留在「小打小鬧」層次,不能產生擴散示範及外溢成效。如今試點計畫執行單位,僅能埋首沙中,續作無效努力。 其實,兩岸交流合作模式,應依據不同時期氛圍及產業態勢,定期修正調整,始能收實效、做實事。2008 年提出之產業搭橋計畫,當時政治時空背景,原以擴大民間企業交流為重點,提出所謂「政府搭橋,民間上橋」做為推動口號,經過四年,此一階段性任務早已完成,搭橋之邊際效用明顯遞減,繼續重複舉辦,其實並無新意。兩岸此時應積極協商,短期內重建更具全面性與前瞻性之產業合作架構。 依據十二五完善產業結構政策,中國大陸邁入進口替代的產業發展階段,兩岸產業由過去中下游分工,步入直接競爭,無可避免。面對產業發展的結構分水嶺,兩岸需要提出強而有力的政策與工具,引導主要產業,師法歐洲經驗,以水平分工取代替代競爭,以相互投資取代重複投資,建構可持續的互利平台,恐怕是兩岸產業最終走向競或合,無解中的唯一解。 如前所述,為建構符合兩岸共同利益之產業分工體系,加速擴大雙向投資規模與範疇,乃推動兩岸產業合作之關鍵。台灣應大幅放寬科技產業與重點服務業陸資入股限制,大陸則應積極出檯特殊優先政策,引導大型資本與重點企業,投資台灣具產業實力、但因競爭而陷入瓶頸之重點產業,如太陽能發電設備、液晶面板、交通基礎建設等。 ECFA 貨品貿易、服務貿易、與產業合作之後續協商,應積極納入戰略新興產業,並賦予引導兩岸經濟轉型之政策任務,俾藉助大陸高速發展之市場動能,兩岸共同規劃、開發大規模及複雜型應用系統,特別針對醫療照護、綠能環保、雲端應用、電動車輛、冷鏈物流等,推動超大規模實驗試點。未來更應推動簽署「兩岸產業合作協議」,排除不必要之合作障礙,擴大重要領域相互投資,建立長期互利基石,化解重複投資風險,初期並以戰略性新興產業、生產性服務業、生活性服務業等三大領域,做為政策優先推動重點。 推動兩岸產業合作,本質上是持續且無止境工作,需要不斷突破,是一件比貿易談判更艱辛的任務,因產業合作推動內容,常建立在長期願景與短期利益衝突之上,其關鍵在於前瞻與開放思維。未來唯有強而有力的政策引導,兩岸肯擔當的決策高層持續堅持,兩岸產業合作始有創新與突破之可能。 (2013.03.20 經濟日報社論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