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11-07

兩岸產業合作出現的焦慮感

「第一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」近日在江蘇昆山舉行,是首次由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具名主辦的研討會,聚集了 200 位學者專家,熱議兩岸ECFA簽署後,產業合作如何從兩條平行線走向「面向全球競爭」的合資合作模式。在這項會議裡,業界表達出他們的焦慮感,因兩岸產業合作推展三年有餘,但表面交流多過深度合作,難以滿足彼此發展需求。

自 2008 年 9 月以來,由經濟部提出構想,兩岸共同協力促成,先後舉辦過 33 個場次的「兩岸產業搭橋會議」,在產業界曾引起廣大迴響。據統計,單單出席的企業人數即突破 1.5 萬人次。然而,三年前「官方搭橋,民間上橋」的交流模式,現階段已明顯產生邊際效用遞減現象,不但不足以滿足台灣企業爭取大陸市場,進而強化全球競爭力的需要,有時甚至成為主辦單位的負擔,排擠其他合作資源,亟待創新突破。

過多表面交流,缺乏深度合作,是目前推動兩岸產業合作不能再逃避的議題。如果兩岸經濟合作,繼續停留在斤斤計較的關稅減讓談判、化零為整的「假性採購」,舉辦幾場數十萬人次的土產小吃品嚐、卻無法建立固定供應鏈關係的台灣精品展售會,那麼,在國際激烈競爭、中國與歐美韓等國密集探討互補合作的情勢下,兩岸產業恐將漸行漸遠,甚至相互傷害,成為市場直接競爭與意圖殲滅的對手。

兩岸自 2008 年 6 月恢復海基、海協兩會層級的正式會談迄今,一共簽署了 16 項協議、一項共識、二項共同意見,其終極目標是為兩岸間各類往來活動,提供全面、穩定、可預測性的保障,避免沒有必要的誤會,降低非理性激烈衝突發生的可能性,而這個前提也是大多數台灣民眾樂見與支持的方向;至於兩岸協商採「先經後政、先易後難」原則,也是因應兩岸現實情勢,較為務實可行的邏輯順序。但是,誠如一位知名企業家在這次會議上的質疑:如果把ECFA翻成英文、把台灣改成另一個國家的名字,試問兩岸經貿合作的協議,與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所簽署的經濟協議有何不同?何來所謂「惠台」及「讓利」,甚至是國民待遇?換言之,如果兩岸沒有辦法進行有深度性的產業合作,ECFA充其量只是一個貿易自由化的消極性協議,並不能解決兩岸產業終將全面對峙的「雙損」宿命。

兩岸經貿自由化的發展,必須考慮經濟全球化的複雜關係;在這個大趨勢下,任何兩國簽署經濟協議後,最關心、並且採取相對應措施的,反而會是利益相關的第三國。當政府歡喜兩岸簽署 ECFA,延伸推動了台日經貿投資關係的同時,更應該警惕南韓與新加坡在中國大陸的加碼布局。舉例言之,受 2009 年初大陸「家電下鄉」對台增加採購的刺激,促使韓國三星下定決心在大陸興建八代以上面板廠,直接貼近與供應全球最大電視機市場,導致台灣面板業「得小利、失大利」的血淋淋教訓,殷鑒不遠。

兩岸的產業貿易與依存關係,現階段雖大多屬於供應鏈垂直分工的態勢,但遵循十二五規劃「完善產業價值鏈」的思維,中國大陸勢必進入「替代自台進口」的產業政策階段。兩岸產業由中、下游分工,步入直接競爭,恐已無可避免。此時此刻,兩岸產業政策制定者,如何提出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,引導兩岸主要競合產業,例如石化、半導體、LED 照明、汽車等,師法過去百年的歐洲諸國,以水平分工取代替代性競爭,建構一個真正可持續性的互利雙贏平台,恐怕是兩岸產業走向競或合,無解之中的唯一解,也是 ECFA 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最重要的當務之急。

( 2011.11.07 經濟日報社論 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