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4-09

蕭萬長口袋裡的錦囊

蕭萬長將博鰲之行定位為「經濟議題交流」,很多人都好奇:現階段兩岸經濟合作協商,除了直航,還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想像空間?

五十年前,以阿戰爭期間,以色列透過第三國與阿拉伯國家完成一筆軍火交易,許多人不解地問以色列:為何會賣武器給敵對國家?以人回答:五吋砲這種武器,我不賣給阿拉伯,他們仍然可以向英法、美國去購買,如果由我來賣給他,至少以色列可以多得到一筆錢。

這是猶太人的精明選擇。

兩岸產業競合,台灣只有「戒急用忍」一條路嗎?從小我們被教導「與共產黨談判只會吃虧,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坐上談判桌」。馬英九當選後,這樣的焦慮似乎益發瀰漫在台灣的輿論天空,很多人擔心馬蕭上當,出賣台灣利益。

擔心馬蕭,或許過慮。透過兩岸三通的實踐(經貿投資正常化),台灣可以爭取到哪些世界市場競爭優勢,應該才是產業真正關心的焦點。因為,三通之價值,又豈僅在客運便捷而已?

台灣希望善用中國優勢帶動自己的世界市場競爭力,進而將經濟成果加溫至平均國民所得三萬美元以上,無異須以槓桿之原理、大象之體重,支撐起自己的立足高度。這是一件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任務。

1996 年,當筆記本電腦製造產業開始大量外移中國,很多學者擔心台灣經濟空洞化。12 年過去了,台灣由於充分利用大陸的土地與勞工優勢,不但完全阻卻了中資 NB 製造產業竄起的可能性,台籍企業在全球的總市占率也突破 90%,龐大的供應鏈採購力量,奇蹟似的創造了台灣的面板與 IC 設計產業。這其間豈是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所能全然言喻?

未來兩岸三通之後,我們期待哪些產業「柳蔭效果」會再出現呢?


半導體無疑是台灣今日最重要的單一產業,台灣在晶圓設計代工與封裝測試之市占率已然世界第一,其中先進製程與十二吋大量投資所獲取的競爭優勢,及與下游資通訊製造產業的緊密結合,是兩大成功關鍵。

觀察中國的半導體產業,目前雖羽翼未豐,但蠢蠢欲動。不過,地理分散(無法形成產業群聚優勢)和中高階人力不足,是中國發展自主產業的兩大罩門。如果台灣短時間內,再開放五至十座八吋(十二吋)晶圓廠落腳大陸,不但可釋出土地人力能量在台擴建十二吋(十八吋)生產規模,更可盡吸中國養份(包括創投資金及關鍵人才),有效阻斷中國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之可能。試想:IBM、德儀、摩托羅拉等近年在印度之大肆擴充、廣納人才,何嘗不是資源牽制之競爭策略佈局?

兩岸競合另一個容易落入的思想陷阱是「雙人零合賽局」。

日韓的中國策略與佈局,是台灣應否積極進軍大陸的關鍵。韓國面板製造業是台灣最大競爭對手,過去台韓廠商對於中國的投資設廠,一直處於「恐怖平衡」的相互牽制狀態,只是最近台韓政府相繼輪替,韓國廠商擔心兩岸關係解凍,據聞已積極評估與中國合建八代以上電視用面板廠之可能性,此舉若成真,將牽動美商康寧興建玻璃熔爐,台日韓朋分全球市場之均衡將被打破,台灣面板產業與大陸電視機廠策略結盟,甚至協商合資設廠之可能,勢在必行。

大陸將在 2015 年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。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鼓勵自主新車研製,假以時日,成果應可預期。台灣汽車零組件與整車改裝之經驗傲視鄰國,近來產業對車用電子投入亦多,未來如能積極推動兩岸新車開發計畫,將可為台灣運輸及電子產業再創第二春天。相似合作模式亦可用於紡織與食品產業,或可謂之台灣策略傳產再出發。

朱元璋以「廣積糧,緩稱王」的務實策略,成就了近三百年的帝業。台灣面對兩岸的長期競賽,以積極彈性的策略代替畏懼隔離,爭取真正的經濟價值,或許方能在最終的歷史決判中獲致真正的勝利吧?

(刊登於 2008.04.09 聯合報 A15 版「民意論壇」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