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續經營的企業就像接力賽跑
永續經營的企業就像接力賽跑 -- 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CEO接棒
三十年前,台灣一家公司要從無到有,白手起家到成功上市,幾乎是可遇不可求的難得。但是近十五年來,這樣的局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特別是在電子業身上,更是完全改寫了產業歷史。很多年輕工程師們合夥創辦公司,七年後掛牌上市,一夕致富、身價上億,這樣的例子,可說屢見不鮮。如果把過去十年的創業成功案例加總起來,可能超過台灣之前五十年的總和。當然,儘管有這麼多讓人艷羨的成功故事,但是失敗、倒閉的創業個案,甚至知名企業,卻也是不勝枚舉。
創業之所以令人著迷,或許就在於:努力之後仍有成敗之別。有人成功,有人失敗,失敗的其實不盡然都是條件較差、努力較少的個案。不論成功或是失敗的企業,背後原因錯綜複雜,比較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很多個案「成也CEO,敗也CEO」。
坊間雜誌做過一篇報導,找出2000到2004五年時間,台灣有五十家上市公司,股價由最高點下跌至不到十分之一的價格;換言之,公司的市值縮水了百分之九十。很多曾經當過股王的上市櫃公司,相繼變成雞蛋水餃股。根據這本雜誌分析,這五十家出現股價大幅縮水的企業,百分之九十未曾更換過CEO,現任公司的執行長還是當年創業成功、登上股王寶座的同一人。這些創業成功型的企業家,大都是在該行業中的佼佼者,個人知名度高,專業自信甚強。因此當企業價值被投資人否定、降低,股價跌到只剩十分之一的時候,這些位子上的CEO大都將其歸諸於環境因素,不認為錯在己方,也不認為其他人適合取代自己的職務。
長期研究中外企業的成長過程,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叢林法則,那就是:在不同的成長階度,企業其實需要有不同特色的CEO來領導公司。若再將其細分,則大致可分為四大階段,每一階段所需要的CEO類型,也各有差異。
企業的第一個階段是「從無到有」,也就是把一家公司從創業的發想,逐步執行到真正營運,一切都必須要從零做起。在這個階段成功的企業,其CEO最需要的特質是專業與毅力。專業是對其所從事的行業有深入的理解或知識累積,因為深入,所以有敏銳的觀察力與特殊的思考模式;毅力則代表的是能夠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旺盛的企圖心。除此之外,超長時間工作、以專業能力或特殊個人魅力,帶領團隊一起打拼,都是把公司從無到有建立起來,進入營運正軌的關鍵因素。
創業,其實是非常辛苦,每兩百件創業的例子,最後可能只有十個成功。正因為經驗如此珍貴,創業者通常很難割捨自己孕育的寶貝。然而,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,這些帶領團隊創業的CEO,不見得有能力在公司進入另一成長階段之後,像過去一樣鉅細靡遺地處理好所有事情,慢慢的,自己變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。
企業成長過程的第二階段,主要管理工作是「建立制度,以方便複製規模與效率」。在這個階段中,最適合接任CEO的人選,應該是善於覓才、用才、留才、建立完善流程制度、塑造正向企業文化、架構全方位績效管理機制的專業經理人。
但是,企業在這樣的功能轉換過程中,很多創業型的CEO常因看不透、逞強或是眷戀,不願意交出棒子。但這就如接力比賽,當第一棒跑者已經跑完了四百公尺,到了該交棒的時候,卻不願意把棒子交給下一位蓄勢待發的新跑者,自己拖著逐漸感到疲累的身體,繼續拼命去跑第二個四百公尺,甚至企圖繼續再跑第三個四百公尺,這樣「以天下為已任」的跑者,最後能跑得出好成績嗎?企業能不先盛而衰嗎?中國歷史上,唐朝與清朝走向衰退之關鍵,都是出現在「聖主在位太久」之故。
當年創立雅虎而成為全球成功創業典範的楊致遠,與他的共同創業夥伴,在公司竄紅之後,找了一位大他們十歲的專業經理人來當總經理。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雖然曾長期擔任微軟執行長,但他大部分時間投身產品構想開發,在管理工作上委交另外一位總經理負責日常營運,前兩年甚至正式交出了執行長的職務。舉凡世界上成功的大企業,幾乎都是如此。但台灣很多公司大到一個程度後,創業者卻仍然不願將決策權力交出來。除因為短時間沒有適合人選外,可能來自CEO內心「被取代的恐懼感」。不管原因為何,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先盛後衰的困境,其實都與創業CEO不能適時把權力釋出有一定程度的統計關係。這種現象,很值得台灣正在成長當中的企業,拿來做為自我檢討的借鏡。
企業在完成第二階段「建立制度、形成規模」之後,經過一段時間營運發展,公司的規模逐漸擴充、人力大量增加、組織日益複雜,通常會在原先設計的制度中,開始出現「效率死角」,例如:職務職能重疊、各事業群佔地為王、資深人員退居二線卻讓資淺人員面對客戶、以老大心態看待競爭者的改變與客戶抱怨等。
這個時候,公司需要具備改革力量的CEO,他的工作是做所謂的「變革管理」。不論是典範移轉(Paradigm Shift),或是徹底改造,這個階段都需要從基礎條件重新思考,確立公司核心價值。組織變革的重點,通常在「破」而不在於「立」。最近報載國內光寶集團,雖然先前四合一的績效不錯,但仍決定停止手機組裝生產,像這樣變革的作法,並不是把資源捨棄,而是將資源移轉到其他更具競爭力的地方。
事實上,一位企業執行長真正要做的事情,並非在於不斷為企業尋找「要做什麼」,反而應該是確定「不需要再做什麼」。很多企業在變革階段會由新任CEO掌舵,如此沒有既定包袱,企業變革改造方能更順手、更理性、更有效率。
雖然第三階段CEO是一個過渡性的角色,但卻是需要一位有智慧,又有充份管理經驗的人方能勝任,像是Jack Welch、Louis Gerstner,都算是成功扮演變革管理角色的執行長。經過變革角色CEO的成功奠基,企業將走出過去的成長限制,另創高峰。在此我們或許可以大膽地建議,鴻海郭台銘、台積電張忠謀、宏碁施振榮,應該在其規劃交棒之際,不以接棒者產業熟悉度和營運連貫性為主要考量,積極地尋找一位具大型企業管理與策略長才之人接棒,甚至不排除先以智慧進行適當破除工作,再以更高智慧與經驗,塑造嶄新的企業價值與發展縱深。
面對IBM、SONY、GE、Toyota等真正的國際級大型企業競爭,台灣今天首區一指的龍頭企業與其比較,不過是這些公司規模的五分之一,甚至十分之一。台灣領導企業若要再往上走,就必須考慮透過購併或資源整合方式,取得全球產業領先的地位。這個時候,需要一位具全球化企業管理能力的第四棒接棒者。
台灣大型企業在其資源整合或購併的過程中,高階管理人才、特別是能夠管理多文化(multi-culture)國際企業的人才,絕對是決定購併整合能否成功、企業集團是否更上層樓的關鍵。過去台灣企業在進軍國際,或是購併外國公司,很少願意聘任外籍資深管理人才擔任高階主管。少數的例外是宏碁曾延聘IBM副總裁劉英武,和台積電早期任用美籍總經理。劉英武的案例最後不算歡喜收場,但事隔多年,客觀地評論,或許那是因為當時宏碁各方面發展條件,尚未臻國際化階段之客觀因素所致。然而,當Nissan、SONY等純種日本企業,已能將CEO職務交給外籍專業經理人的今天,如何跨過多國文化管理障礙,似乎成為台灣前五十大企業重新思考的重要課題。
宏碁啟用蘭奇擔任總經理,著眼的就是蘭奇國際化的管理能力,與企業宣示全球化的策略意義。不久前,明基宣布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,當閱讀這則新聞之時,我就在想:明基在生產技術上,應該是有能力掌控更大的經濟規模,可是,如何有效跨文化管理、國際高級人才募集,恐怕才是明基集團後續發展真正的挑戰所在吧?
( 刊載於 2205.07.04 電子時報「精英論壇」 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