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兩兆雙星談台灣未來之產業發展
從兩兆雙星談台灣未來之產業發展策略
台灣過去的高科技產業發展,政府的確曾經扮演過關鍵性角色,台灣今日能在全球資訊產業佔有一席之地,產生過決定性影響。三年前,經濟部再度揭櫫「兩兆雙星」產業發展構想,提出發展半導體、光電顯示器兩個「兆元產業」,加上生物科技、數位內容兩個「具潛力的明日之星產業」,做為導引民間及政府資源投入的方向。
從正面意義上說,政府提出「兩兆雙星」,是繼「十大新興工業」以來,再一次明確指出特定領域,導引整體產業發展方向,其中兩個有堅厚基礎,另兩個則深具未來性。持平而論,「精選」而且「只選4個」,具備政策聚焦、集中資源的功能,以政府政策的策略性概念而言,這是一個正確做法,值得稱許。
當然接下來的問題將是「選什麼」,以及「選定之後有無細膩規劃」。因為政府政策在選定方向之後,如果缺乏戰略與戰術性的發展策略和配套措施,沒有後段縝密規劃,可能會造成資源虛擲,使產業政策的執行虎頭蛇尾。
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,台灣產業發展必須要集中在特定領域,不可能在每個領域都奢望出頭。政府官員思考產業策略時,更應突破「利用台灣資源,創造台灣價值」的狹隘思維,應該導引全球的技術、資金、人才等資源要素,來創造「泛台灣產業價值」。
舉半導體產業為例,從IC設計、晶圓製造、到封裝測試,產業分工細密,很少公司可以忽略國際分工的重要性。晚近台灣由技術官僚領軍的矽導計畫,重點力推「台灣心」,規劃發展自有核心處理器技術。其實從國際分工的角度來看,除了美國,其他半導體業發達國家,如日本、韓國、歐盟,並沒有積極發展自有核心處理器,why Taiwan?這就好像航太工業的國際分工,以日本運輸及重工業基礎之雄厚,其始終未選擇發展自己的飛機製造工業,可是世界上出廠的每一架波音或空中巴士飛機上,都少不了相當比例的日本製零組件。
台灣今天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位究竟有多大影響力?「一兆台幣」規模的半導體產業是不是就可以站穩產業的世界地位?其實是值得深思的。2003年台積電營收大約是新台幣2000億,聯電則約850億。然而,國際級的大廠如英特爾營收,則達約270億美元,大約近新台幣0.9兆元;南韓三星電子的半導體營收達100億美元,約新台幣0.3兆餘元。
換言之,「一兆台幣」可能根本不是發展一個世界級科技產業的門檻,台灣至少要把目標訂在發展一個台幣五兆以上規模的半導體產業,才能建立足夠的世界市場影響力和競爭門檻,有機會支持資通訊或核心處理器的連帶發展。
同樣情形也適用於影像顯示器產業,目前友達、奇美、華映、彩晶、廣輝等TFT LCD業者,個別相較於南韓三星電子這樣龐大的競爭對手,營收規模仍有極大的差距,因此,把整體目標定在建立3倍兆元的產業規模,才能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屏障。
為了達成世界科技大國的長遠夢想,旗艦產業規模目標應該加倍到三至五億元,可是要達成這個理想,台灣究竟還缺什麼呢?資金、人才、技術、市場,四項要素缺一不可。取得資源的最關鍵策略,就是要有效利用(leverage)國際資源。
以台灣自有資本市場全力投資面板及半導體產業,姑且不論其力量是否足夠,勢必產生對其他產業的排擠效應。因此,資本密集為發展要素的重量級廠商,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到國際資本(包括大陸)市場上吸取資金,以創造台灣資本市場得以支援其他新興產業及技術發展之餘裕。
從技術的角度而言,發展兩兆雙星,必須有源源不絕的研發能量,才有在世界市場產生持續生存能力(staying power),政府應以政策工具鼓勵業者與外商策略聯盟,甚至到先進國家設立研發中心,提升尖端研發的層次。過去三星大量利用日本資深工程技術人才,加上付費學習美國市場產品經驗,造就其今日的世界級產業地位,是台灣產業應該借鏡學習的對象。台灣發展兩兆雙星產業,唯有有效導入國外(尤其是美西及大陸)優秀人力,才能迅速壯大產業規模。
再就市場角度來看,一個足夠、穩定的市場,才能成為產業發展的沃土。台灣的內需市場規模有限,而中國大陸卻是全球最具潛力的龐大市場。在地利及同文便利下,台灣有機會運用中國大陸的資源創造世界產業領先優勢。
因此政府不應該以政治力量限制一級台商到中國大陸開拓市場。中芯的崛起,在國際市場創造了相當的能見度,這其實是靠背後「中國市場」,讓全世界的眼光聚焦。如果我們開放台積電、聯電西進設廠,輕而易舉地,中芯的相對優勢就將煙消雲散。
固然All Politics are Local Politics(所有的政客都是地方政客),但台灣國際地位高低,主要奠基於經濟實力之強弱,惟有經濟實力的擴增,台灣才有國際地位可言,深盼執政者讓經濟回歸經濟,莫再以政治角度扭曲經濟發展。
生技產業重點領域之選擇在台灣分成兩派,一派主張生物醫藥,另一派則認為農漁改良科技更值得台灣發展。從ROI的角度來看,台灣發展生醫產業如同賭輪盤,有機會高報償但也充滿高風險。各國市場在此一領域均有非技術要素壁壘,以非關稅障礙保障本國業者,遑論世界大廠智慧財產的屏障高築。即使採用國際合作策略,引進國外藥廠技術與合作設廠,但台灣相對缺乏交換籌碼,談判進行不易。
若是以農漁改良技術做為生技產業發展主軸,以台灣過去的農產品改良經驗及鄰近國家廣大腹地觀之,似具有較佳之相對優勢,也可解決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,面臨開放農漁產品市場之問題,台灣實有機會反守為攻,大量外銷具效率生產的農漁精品。同時,農業的發展只要掌握核心技術研發與銷售通路,並不一定要完全在台灣境內生產,所需要龐大的土地與勞動人口,一樣可以援引其他鄰近國家的資源優勢。
數位內容產業雖然具有世界龐大市場潛力,然而,在產業策略的擬訂上,卻必須先有所捨,才能有所得。
政府目前推動數位內容相關的單位,包括經濟部工業局、文建會及新聞局。概略來分,工業局推動的數位內容產業,包括遊戲、動畫、數位電影與網路等的產品與服務。而文建會則是針對文化創意產業,包括音樂、戲劇、電影的數位化;新聞局則以數位電視與數位廣播等為主。
數位電視未來將取代傳統類比電視,然而,台灣現階段積極發展數位電視,其迫切性卻值得探討。台灣地區400萬有線電視戶,超過600萬台電視,既有有線電視頻道已超過七十個,數位電視實施後,5個無線頻道均可切割成6個頻道,加上有線電視,總頻道數將超過100個。如果沒有充分的內容可供播放,收視率低,廣告收益不符成本效益,都將造成電視台經營困難,拖累節目品質,而劣質節目更難吸引收視戶,在這樣的負向循環下,台灣的數位內容產業恐怕很難由數位電視的推廣計劃帶動。
將電影、電視數位化之後外銷,會是台灣發展數位內容產業的出路嗎?可能性不能說沒有。但是內容外銷的關鍵,在於揚棄狹獈的地域觀、本土文化意識,因為這些對外國觀眾是無法產生廣大共鳴的。好萊塢文化之所以襲捲全球,在於其充分掌握娛樂口味;而韓劇的成功外銷,關鍵在於以愛情與俊男美女為核心要素,而這些都是普世共通的內容價值。台灣發展內容產業外銷,必須體認這個前提,否則,太多的本土意識可能成為數位內容產業向外發展的票房毒葯。
現階段的台灣沒有發展數位電影產業的條件。電影產業的人才多樣性與復雜周邊產業,是為何全球很難再出現第二個好萊塢的重要原因。台灣數位電影相關人才素質與數量,根本無法靠政府資助拍幾部數位電影所就可以培育出來。加上投資數位電影需要龐大資金,也將造成發展其他數位內容產業的資源排擠。
遊戲產業在台灣則是過度競爭的產業,業者要跳脫泥淖,須靠掌握廣大市場口味、建立產業分工體系,以及引用最新的工具軟體和平台,才能讓跨越發展的瓶頸。
市場決定一切是不變的經濟法則。中國大陸的付費線上遊戲市場,已逐漸超過台灣的規模。業者必須認清,開發製作遊戲內容的關鍵,未來將在於掌握大陸消費者口味。目前業者多集內容開發商與營運商角色於一身,而此二者又各有不同商業競爭模式,在產品激烈競爭下,自產自銷在未來將愈來愈不可行。如何利用大陸資源,讓線上遊戲產業的價值鏈走向垂直性產銷分工,業者以較集中之資源做價值鏈水平整合,提高營運管理效率,將本身的優勢最佳化。
發展數位內容,必須引進最佳的內容技術工具,具備與全球開發技術同步的能力;同時,對於內容的安排與選擇,台灣也必須有更寬闊的理解與創造能力,才能製作出符合市場需求,並引起共鳴的作品。業者不妨考慮從為全球一流數位內容公司代工做起。因為從代工之過程中,台灣廠商將可快速學習「娛樂口味」之精髓,迅速建立對數位內容產業品質與流程的掌握能力。
( 2004.04.21 刊載於電子時報「名人講堂」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